
李力
男
助理研究員
碩士研究生導師
聯系電話:053188366338
Email:boy0632@163.com
出生年月:1988年1月
籍貫:山東棗莊
研究方向:
有機質文物保護、文物科技分析、考古大分子殘留物分析
教育及工作背景
2015.9~至今 山東大學
研究方向:有機質文物保護和考古殘留物分析
2010.9~2015.6 科學技術史碩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研究方向:文物保護與科技考古
2006.9~2010.7生物技術理學學士 山東農業大學
實踐工作經歷
2015.7-至今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任職,從事文物保護與考古殘留物分析工作
2014.12-2015.01 參加湖北荊州望山橋一號墓的發掘和現場文物保護及信息提取工作2014.11.11-21 參與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寶殿內遼代彩塑的現場保護工作
2014.08.22-27 參與并完成淮南市鳳臺縣出土戰國長矛的整體提取工作
2013.10-2013.11 參加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遺址的第八次發掘
2013.07.28-08.10 參與湖北隨州葉家山曾國墓地的發掘,主要進行了文物信息提取和現場保護。
2013.07.22-24 參與了山東沂南清代墓葬紡織品文物的提取與保護,主要完成了衣物與尸體的分離與整體提取。
2013.05 參與提取并分析了甘肅張家川紡織品疑似物,成功鑒定了鐵器表面嚴重礦化的紡織品的原料
2012.10 參與安徽六安出土的清代佛經的信息采集工作
2012.02-07 參與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理化中心質譜組的多項分析檢測工作
2011和2012 先后兩次在對安徽六安和河南南陽出土的鎧甲甲片進行了信息提取工作
2011.11-2011.12參與安徽六安出土“茶葉”疑似物鑒定工作中DNA鑒定技術的相關實驗操作
2011.03 參與陜西西安張安世墓出土紡織品的現場提取與保護工作
2010.03-06 參與作物發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棉花GhWRKY基因克隆的研究
科研經歷
參與并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出土灰化紡織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
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出土有機質文物現場提取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
參與國家文物局課題《潮濕地區古代墓葬中絲織品保存狀況的預判研究》
完成《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家川墓葬紡織品分析》
參與山東沂南河陽社區墓地出土絲織品保護修復方案的分析與申報
主要科研成果
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M21墓葬中鐵器表面紡織殘留物的鑒定[J].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17, 29(1):1-7.
Biomolecular Evidence of Silk from 8,500 Years Ago.[J]. PlosOne, 2016, 11(12).
賈湖遺址墓葬土壤中蠶絲蛋白殘留物的鑒定與分析[D]. 2015.
Different types of peptide detected by mass spectrometry amongfresh silk and archaeological silk remains for distinguishing modern contamination.Plos One.
古蠶絲蛋白殘留物的研究, 2013東亞文化遺產保護學會學術研討會,2013, 東亞文化遺產保護學會韓國分部: 慶州,韓國.
Biomass Spectrometry Identification of the Fiber Material inthe Pall Imprint Excavated from Grave M1, Peng-state Cemetery, Shanxi, China[J]. Archaeometry
大同善化寺遼金彩塑的保護試驗[J]. 文物世界, 2015(4)
出土灰化紡織物保護研究(M). 2016(參與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