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
朱修春
發布時間:2012年06月13日 15:11    點擊次數:19480





姓名 :朱修春

性別:女

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

出生年月19701

籍貫:湖北鐘祥

聯系方式zhuxiuchun@fudan.edu.cn, zxiuc@163.com

學習工作經歷:

19939月至20006月,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學專業,獲歷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

20009月至20036月,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037月至20061月,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后;

20057月至200812月,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先后任副教授、教授;

20069月至20086月,北京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

20091月至201110月,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和浙江大學歷史系從事訪問學者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411月至2015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20159月至201512月,美國西密歇根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

201111月起任山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教授;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晚清民國政治文化史、近代區域與城市史研究、海外中國學研究文獻講讀、中華文明史;

研究生課程:近代區域、城市與地方史研究、歷史地理文獻研究、歷史地理學研究概論

近期研究方向:清史、近現代史(思想文化史、社會史、區域與城市史 、地方史)

主要代表作品

1、專著《四書學史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2、譯著《清初揚州文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譯著《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1400-1900)》(上下冊90萬字)臺灣稻鄉出版社2014年版;

4、編著《嚴復學術檔案》、《桐城派學術檔案》分別于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和2016年版;

5山海重光:嶗山道教與近代中國革命》載《張海鵬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第一作者,與研究生何建華等合作)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

6、《簡論理學的傳承及地域化發展》,《宋史研究論叢》(第一作者,與研究生何建華合作)2018年第二十二輯;

7、《從“工具理性”到“價值理性”:論清代《四書》學中的學術轉向與道統傳承》,《哲學研究》20117期;

8、《在寺廟故事與城市生活之間》,《世界宗教研究》20094期;

9、《由舊入新——晚清民初教育嬗變的民間審視》,《社會科學戰線》20104期;

10、《外來和尚會念經——基于西式教育的本土化考量》,《社會科學戰線》201010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轉載);

11、《論清初四書學中的經世思想》,《清史研究》20051期(人大報刊資料復印轉載);

12、《清初學者四書中的經義及典籍考辨舉證》,《中國文化研究》20051期;

13、《試論清中期四書學研究中的歷史特色》,《江漢論壇》20053期;

14、《試論戴震論“理”與“性”》,《論清初四書學者群體“格物致知”思想的特色與意義》,分別刊于《天府新論》20051期和20081期;

15、《近年來的王安石新學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2期;

近期承擔科研項目

1、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世安徽的歷史、文化與地方認同研究;

2、       主持國家博士后科學基金一等資助項目:近代浙江官民關系研究;

3、       主持國家清史編譯項目:《清初揚州文化》翻譯與研究;

4、      主持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研究項目:《近代中國的圖像:20世紀以來美國學者的近代中國詮釋趨向》;

5、       主持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青年骨干教師留學項目:美國學者區域與城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6、       主持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理學的傳承及地域化發展研究;

7、       主持北京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項目:近世城市鄉村人文世情研究;

8、       參加北京市重點規劃課題:《清實錄》北京史料整理研究;

9、       主持浙江社科聯課題:國民政府時期中央教育行政變動研究;

10、主持山東大學人文自主創新項目:后期桐城派研究。

獲獎情況:獲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山東省高等院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作者:    責任編輯:】


上一條:趙興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