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道
當前位置: beat365體育官方網站 >> 科學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學術報告|覃兆劌談“作為記憶的檔案”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16日 12:15    點擊次數:776

12月15日上午,湖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覃兆劌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作題為“作為記憶的檔案”的學術報告(線上)。此次報告是蘭臺論壇第39期,beat365體育官方網站副院長曲春梅教授主持報告會,檔案學系師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覃教授的講座以“作為記憶的檔案”為主題,分為檔案與記憶的關系、檔案記憶的屬性、檔案記憶的功能、如何進行檔案記憶建構、檔案記憶的“活化”五個部分,逐步推進、層層展開。在第一部分檔案與記憶的關系中,覃教授首先以檔案雙元價值論引入,提出檔案是人類對憑證信息的合目的的控制,體現管理導向與內容導向的并重;然后從多學科視角出發對記憶的定義進行全方位解讀。在明確定義后,覃教授對檔案作為記錄工具與記憶發生關系、檔案工作是專業自覺的記憶維護業務多個方面進行了論證。第二部分檔案的記憶屬性中,覃教授將理論闡釋與實踐案例相結合,說明了自然記憶、符號記憶、個人記憶、集體記憶、社會記憶的內涵,最后得出檔案是個人記憶、集體記憶與社會記憶的疊加這一結論,厘清了檔案與記憶的關系。第三部分是檔案的記憶功能,覃教授提出檔案作為個體記憶的擴張與家庭記憶的延伸,對于個人和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并以自己建設的家庭檔案和老科學家學術成長史料采集經歷為例說明了檔案記憶建構中以人為本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檔案作為企業文化的載體,對于企業有著重要的文化傳承和品牌塑造功能。最后,覃教授強調檔案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以科技檔案、企業檔案、干部人事檔案為切入點,歷數檔案在社會記憶和實踐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是如何進行檔案記憶的建構,覃教授將之總結為三個方面,首先要增強“史官”意識:形成檔案資源建構與社會實踐的對應和同構,文件處理部門要應歸盡歸,檔案室要應收盡收。其次,要注重儲存功能和文化“樣本”意識,考慮縱向和橫向的維度,構建立體的資源結構,保障資源的特色。最后,要有資源搶救意識,根據記錄形成規律及時搶救和征集保存有價值的檔案。第五部分是檔案記憶的“活化”,覃教授通過南京長江大橋檔案的整合與開發、國家電網、中遠散貨集團等企業對檔案進行數據化、情景化開發等案例的講解,說明了檔案記憶活化利用的有效方式。最后,覃教授提出檔案工作者應培養專業意識、協同意識,成為精細管理的實踐者、文獻邏輯的建構者、核心信息的守護者、文檔管理的執行者、組織文化的傳播者。

在講座后的互動環節,師生們就數字記憶構建、群體性的社交媒體信息歸檔等問題與覃教授進行了熱烈交流。曲春梅教授在總結發言中表達了對覃教授的感謝,覃教授以獨具個性的檔案學基礎理論研究和豐富的檔案實踐認知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精彩講座,使我們對檔案的本質、檔案與記憶的關系,尤其是檔案資源建構的實踐理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為我們接下來的學習研究提供了方向。


【作者:文/趙婧羽 海報/閆月娟    責任編輯:李虎】


上一條:學術資訊|beat365體育官方網站中國近現代史博士后出站報告會

下一條:學術報告|呂元智談“數字視頻檔案資源語義化處理與精準利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