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上午,山東大學參與的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安徽淮南武王墩考古發掘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議在安徽省淮南市召開,首次發布淮南武王墩一號墓重大發掘成果。
武王墩墓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鎮徐洼村,現存主墓(一號墓)、車馬坑、陪葬墓、祭祀坑、陵園等重要遺跡。202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山東大學、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廈門大學等單位開啟武王墩主墓的發掘。
山東大學始終堅持服務文化強國戰略,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在田野考古實踐中做好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四年多來,考古學院全程參與武王墩一號墓考古發掘,師生參與完成了武王墩墓葬封土和填土發掘,提取了槨室上鋪設的竹席,拆解提取完全部槨蓋板,現已進入槨室內部的發掘清理階段。考古學院路國權教授任考古發掘二組組長,負責東室和北室發掘工作,堅持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發掘,在東1室發掘揭露出土大量青銅禮器、漆木器、竹笥、植物和果核等文物,其中南端放置的大鼎口徑達88.3厘米,是已知體量最大的楚國青銅鼎。
目前,武王墩一號墓已提取青銅器、漆木器植物遺存等編號文物超過千件,包含青銅禮器、樂器、漆木器、樂器等珍貴文物。該墓規模宏大、結構復雜、內涵豐富,是目前所見楚國最高等級的陵墓。尤其是其年代處在封建國家體系趨于解體、大一統國家即將孕育形成的關鍵時期,為研究周、秦、楚、漢歷史演變和秦漢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及文化形成,為研究楚國東遷江淮以后的社會生活面貌和歷史文化圖景,提供了系統性的科學考古資料。
【作者:路國權 責任編輯:李虎】
上一條:beat365體育官方網站與考古學院黨委召開黨紀學習教育工作部署會
下一條:beat365體育官方網站與考古學院舉辦“四時作序 風物成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月開幕式暨“春意ON燃”古風運動會
【關閉】